在1803年英國科學家路克·霍華德(Luke Howard)首先將雲分為十類。國際根據雲底高度,將雲劃分為四族(families),每族有不同的屬(genera),並用「積」(cumulus,拉丁語累積之意)、「卷」(cirrus,毛髮之意)、「層」(stratus,層面之意)、「雨」(nimbus,驟雨之意)及「高」(alto,高之意)五個字組合,將雲分為十種。對流所產生的雲都屬「積」類,雲層以垂直方向向上發展;平流所產生的雲則屬「層」類,雲層以水平方向向橫發展;至於「卷」類雲都是在零度以下的空氣中形成的,由冰晶所組成。


高雲 (High Clouds) 高雲形成於6,000米以上高空,分三屬。在這些高度的冷空氣,使小水滴凝結成冰晶體。高雲可以起一些特殊的光學作用,包括早晨和夜間的紅色天空現象。高雲一般呈纖維狀,薄薄的並多數會透明。

卷 雲 Ci Cirrus 卷雲是一種細緻而分散的雲,具有纖維組織,像羽毛、頭髮、亂絲或緊尾,姿態很多。孤懸高空而無雲影,日出日落時顯示紅色或橙紅色。卷雲是一種最高的雲,清晨太陽還沒有到地平線,就已經照到這種雲。卷雲由冰晶組成,它與水滴所組成的雲不同,其特徵在於朦朧的輪廓或形狀的美。
卷層雲 Cs Cirrostratus 卷層雲是最高最薄的一種雲幕,像使牛奶稀薄的流在整個天空,彷彿由亂絲組成,通常稱為薄雲。太陽或月亮被掩時,仍能看到它的輪廓。
卷積雲 Cc Cirrocumulus 卷積雲很少出現,在難得近似滿佈全天時,稱之為魚鱗天(mackeral sky),因為天空好像佈滿魚鱗,個體很小,呈白色而無雲影,有時呈波浪狀。卷積雲由冰晶或水滴組成,大多是群生的。

中雲 (Middle Clouds) 中雲形成在2,000米到6,000米之間的高度,分二屬。因為這些雲比高雲低,所以成份除了冰晶外,還有過度冷凍的小水滴。

高層雲 As Altostratus 高層雲帶灰色或暗灰色,大都掩蔽全天,當它逐漸變厚變低,使人有天空陰沈之感時,下雨的可能性十分高,當它轉變為雨層雲之前,常有疏落的雨滴降下。
高積雲 Ac Altocumulus 高積雲的個體比卷積雲大,而且更圓,中央有雲影,成有規律的排列,常連成一片,成部具波浪形;或排成一長列,或交織成棋盤狀。有時像群羊倦伏,有時像無數雲母片,也有像豆莢狀,或小塊棉絮狀,樣式最多。

低雲 (Low Clouds) 低雲是在2,500米以下的高度形成,分三屬。雲內大都含有水,在冬天可能形成雪。層雲接地就被稱為霧。

層積雲 Sc Stratocumulus 層積雲個體比高積雲更大,外形較柔和,結構不太明顯。如果連成一片,則底部具有波浪型態和明暗相間的灰色陰影,層積雲大都像巨大的滾軸,雲底以下代表渦流層。層積雲看起來是積雲平直的擴展,高山所見的雲海大多為層積雲。
層 雲 St Stratus 層雲是種均勻一致的灰白色低雲,似霧,但不與地相接,在氣流穩定時常會出現。當它籠罩在山腰的時候,邊緣有下瀉的姿態。層雲有時被風吹散,成為無定形的小塊,稱為碎層雲(fratostratus),霧散時就可看到這種雲。
雨層雲 Ns Nimbostratus 雨層雲又稱亂層雲。這是一種典型的壞天氣雲,黯黑而無定形,很像破布,使天空陰暗。凡屬持久性的雨,一定是從雨層雲中降落。

直展雲 (Vertical Clouds) 直展雲出現在對流層,有非常強的上升氣流。這些上升氣流使水汽擴散從近地面發展到高處,讓雲呈現塔狀結構。事實上,這些雲常被稱為對流雲,對流雲的降雨量通常很大,但不會持續太長時間。

積 雲 Cu Cumulus 像綿花堆,底部平坦,頂部隆起來像土丘、椰菜花或塔狀。陽光斜射時,積雲的明暗面相當明。如果和太陽在同一方向,則中央黯黑,邊緣特別明亮。積雲被風吹碎者稱為碎積雲(fratocumulus)。夏天時,地面受強烈日照,便會形成積雲,通常在黃昏便會消散。
積雨雲 Cb Cumulonimbus 積雨雲濃厚而龐大,是積雲受強烈的陽光後所形成的巨大的雲。垂直伸展很高,底部黯黑,頂部聳起如山岳或高塔,而且還常有鐵砧狀的偽卷雲,作巨大的扇狀伸出。近底部則有襤褸低雲,彼此相混。驟雨就是從積雨雲中降落。

整理自網路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搗蛋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