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殊菩薩法像
圖片說明:
本圖攝自五台山,文殊菩薩呈童子唸書相,對學子特別有親切感。
林光明教授
掌管智慧的〈文殊咒〉
佛教有非常多位菩薩,對華人來說,由於所謂四大名山的影響,最重要的是四大菩薩:觀音、文殊、普賢、地藏菩薩;其應化地分別是:普陀山、五台山、峨眉山、九華山。其中,文殊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脇侍。
文殊菩薩原名文殊師利,梵文為 Mañjuśrī,漢字音譯為文殊尸利、曼殊室利,簡稱為文殊、滿濡。別名文殊師利法王子、曼殊室利童子、文殊師利童子,或孺童文殊菩薩。
梵文 mañju 音譯為文殊,是妙、美妙的意思;śrī 音譯為師利,是繁榮、美好等意,常漢譯為德、吉祥等;兩字合起來,意譯為妙吉祥。
文殊菩薩的畫像,最常見的為右手持金剛劍,左手把梵篋或青蓮花,以獅子為座騎的像。本文所附為童子念書的形相,是拍攝自五台山上的一尊文殊塑相。
文殊菩薩的咒語有很多種,較出名的有一字咒、五字咒、六字咒、八字咒等。一般最盛行的〈文殊咒〉為:「唵 阿囉跛者曩地 oṃ a ra pa ca na dhīḥ」,除去第一個起始語的「唵 oṃ」字及最後一個種子字「地 dhīḥ」,中間五字即五字咒。
持誦〈文殊五字咒〉的主要功德,據佛經記載為:罪障消滅,獲無盡辯才,所求世間、出世間事悉得成就。此咒也能令眾生得智慧成就,所以一般佛教徒認為誦此咒可令人獲得智慧。難怪〈文殊五字咒〉會在漢地與西藏這麼普及。然而在印度及西域等地,有關文殊信仰的記載卻不多。
一般人的觀念裏,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,因此很多正值求學階段的學生及家長,會禮拜文殊像或持誦〈文殊咒〉,祈求得到庇佑並增長智慧以利於考取理想學校或完成學業。(因此,在諸多的文殊造像中,我們為本文所附的是童子念書像。)此外,人生當中難免有面對叉路不知如何取捨、或迷惘不知所措,甚至面對大困難要解決的時候,因此希望能開啟智慧以尋求最佳解決之道,其中有些人會找上能賜予智慧的文殊菩薩,學習並持誦〈文殊咒〉。以上二個現象大概是〈文殊咒〉何以會相當普遍的主要理由。
咒語依有無文意可分成有與無字面意義二種,常見的〈六字大明咒〉、〈藥師咒〉與〈往生咒〉等,屬全文皆有字面意義的咒;而〈文殊五字咒〉,則可說是無字面意義的咒。
〈文殊咒〉解讀與結構解析
〈文殊五字咒〉的梵漢對照如下:
梵文羅馬拼音:oṃ a ra pa ca na dhīḥ
簡易羅馬拼音:om a ra ba ja na tih
傳統漢文音譯:唵 阿 囉 跛 者 曩 地
簡易漢字音譯:唵 阿 拉 趴 加 拿 地赫
2000年3月份的法鼓山《人生雜誌》,刊有一篇辜琮瑜小姐對我的專訪,文中提到我常用編笑話的方式讓人很快學會咒語。以下我以〈文殊五字咒〉為例作個說明。
從最新的學習理論得知,以圖像或誇張的語文、動作來學習是最佳的記憶方式。初學本咒時,很難立刻記得這七個字的順序,念誦時將其中幾字前後顛倒或遺忘是常有的事。我的記憶法是:請想像「一個阿拉伯人,趴在舖滿紅色楓葉的加拿大的地上,向文殊菩薩求取智慧」的景象。
大多數讀者只要一看到或想到這個畫面,便能立刻記下「阿拉趴加拿地 (a-ra-pa-ca-na-dhīḥ) 」這個咒語。這種教學法不易以文字描述,若能在教學現場看圖像與動作演練,保證只要一分鐘的學習,即可終生不忘此咒。這種為了方便記憶的教學法,可讓讀者立刻學會咒語,進而開始持咒並享受持咒的功效,應該是種可接受的「方便」教學法。
留言列表